那情,那景,那人甘南游拾萃(一) 十一国庆,我跟随兰州小苗户外俱乐部进行了甘南6日深度游。期间的感慨与震撼难以言表。从兰州出发,深入藏教文化圣地的拉扑楞寺途径秋色浓郁的尕海湖登上海拔3千多米的郎木寺徒步与世外桃源的扎尕那藏寨驰骋在广阔无垠的诺尔盖大草原流连忘返于绚烂的花湖湿地——领略气势磅礴的黄河九曲第一湾。。。。。。一路美景,一路欢歌,实在令人难忘! 我与甘肃,其实是有着一段不浅的渊源的。11—16岁,我是在兰州度过的。少年的时光单纯而快乐。但对身边的甘南却浑然不知。后来,江南老家的富庶向我召唤,我义无反顾地远离了这片印象中贫瘠、荒漠的土地。这一去就是三十多年。近些年来,随着出行的脚步越走越远,视野越看越辽阔。期间的偶尔回眸,也只是瞬时的稍纵即逝。直到这次,“兰州小苗”彻底叩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久闭的大门,我终于肯将目光投向这片土地,踏上了回归的旅途。 9月30日。从长沙到兰州的火车晚点了四十分钟。还好,没有错过小苗的集合时间。上午九点,我们十一人的团队在小苗的带领下出发了。车子出了兰州城,行驶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境内。窗外是典型的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到了比较好停车的地方,小苗便让我们下车拍照。 这是我们十一人的座驾 这是“兰州小苗户外俱乐部”的头儿。一个79年出生的阳光帅气的陕北小伙儿。爽朗灿烂的笑容是他极具亲和力的标志。小苗曾是搞地质测绘工作的。常年的野外奔波令他发现了甘南,也爱上了甘南的山山水水。于是,他辞去原来的工作,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新的领域,办起了户外俱乐部。由于他对这份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几年来,他亲力亲为,认认真真带队,诚诚恳恳待人。跟他走过的队友,都对他赞不绝口。我也是在网上看到了众多驴友给予他的评价。才决定跟着小苗走甘南。 这是刚认识的同座,从西安来的丹丹。(后来还和她一直同房),也是位阳光可爱的女孩儿。大家都在拍风景,她笑嘻嘻地在干嘛?发微薄呢!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人显得如此渺小。 中午,我们到达了夏河县城。在这家餐馆吃了“沿河面片”。样子很普通,但味道还不错。
继续前行。“土门关”——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处。过了这关门,地貌特点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小苗在给丹丹拍照。我发现,这个展翅的动作,是丹丹拍照时惯用的pos.
 小苗在土门关展示厅的模型前指点江山,讲述地貌概况。
下午四点多钟,到达了今天的终点站——夏河拉扑楞寺。
 听完大经殿喇嘛的讲解后,小苗带我们爬上寺院对面的晒佛台。每年的正月十三,在晒佛台上悬挂巨幅的唐卡佛像并举行盛大的仪式,场面非常宏大。
 在晒佛台后面的山坡上,可以俯瞰拉扑楞寺全景。此时,站在坡上放眼望去,夕阳斜照,大殿金色的宝塔贡顶耀眼夺目。远山,云影,寺院,河流,尽收眼底,组成一幅庄严宏伟的水墨画。 小苗说,这个山坡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到了这里一定得发发呆。于是,四人排排坐,做出发呆状。从左至右依次是:青岛女孩儿,我,小苗,西安丹丹。看看,谁最呆?好像都不太够水准呀! 看这三个老外,发呆都发向同一个方向,更不靠谱了。 快瞧瞧这一位!不愧是晒佛台上的常住居民。这呆发得多专业,多娴熟:嘴唇微启,眼神迷离。嘿嘿,咱都得好好向人家学呢。
发完了呆,大家拍拍照,跳跳蹦。直到太阳西下,感觉开始冷了才下了坡。今晚要住在这个宾馆。
晚饭,小苗带我们去了一家有民族风味的藏式餐馆。一进去,就感到暖和,温馨。里面的布置与灯光, 竟有一种西式的浪漫情调。 喇嘛也时尚。
 坐定之后,小苗要来点餐本征求大家的意见。可大伙儿都呆呆的,不知从何下手。(刚从晒佛台下来,恐怕都呆过了头。呵呵。。)我们让小苗做主。他在本儿上指指划划,圈圈点点,一会儿就搞定了。好啦,饥肠辘辘的,只等着吃啦! 先上了藏式奶茶,小苗自觉充当了服务员。我原以为,这藏式餐难免会有些膻味,其实不然。这奶茶有种纯浓的鲜,淡淡的甜,非常好喝。
接下来上的是:藏式点心。具体叫什么名儿俺不记得啦,反正口感很好。有绿豆糕的细腻,又有芝麻糊的香味。
 藏式牛肉包子,还行。
 藏式肉饼,真香!
后面还有几道家常菜,味道也很正。大家吃得欢天喜地,盘盏皆空。最后一算账,十来号人,竟只吃了150元。超便宜!饭饱之后,大家散着步回宾馆。今天是中秋节。早上在车上,小苗就给每个队员发了月饼和苹果,可见他真的很贴心细致。此刻,圆月当空,银辉撒落。队友们纷纷拿出相机对着月亮拍。可我的相机却不争气!白天还挺卖力的,可一到晚上比人还歇得早。任你怎么捣鼓,就是没效果。你就偷懒吧你,总有一天会叫你下岗! 看见丹丹拍得圆月那叫一个亮,明镜儿似的。可我这儿。。。恨不得钻地缝儿。  回到宾馆,一夜无话。期待着明天新的旅程。 10月1日。早上起来,和同房间的丹丹去转世界上最长的转经走廊(4.8公里)。尽管我是个臧教盲,也无法理解信徒们自虐式的叩拜方式。但他们对信仰的虔诚度却是值得尊重的。也感染着我。
我用力地转动着停止的,或将要停止的转经筒。感觉飞转起来的是生命的律动。旋转不止,生命也就不会停止。 。 上午10点以后,我们离开了拉扑楞寺,行进在桑科草原上。深秋时节,哪怕路边的随便一个水池,也倒映出撩人的景色。小苗随时叫停,队友们拍个不停,称赞不已。 满池秋色
湖与树的倒影 
蓝天,秋草,水洼
山与湖相映
 沼泽与牦牛
绚烂山花
拍了风景回到车上,大伙儿意犹未尽。小苗又推波助澜地调动起了气氛。瞧他这副如痴如醉的表情,是为美景醉,还是为情歌痴?咱先悬念一把,大家发挥想象,猜一猜吧。
在碌曲县城吃的午饭。下午途径尕海湖,她向我们展现出了迷人的风采! 我流连于湖畔不忍离去。
 就连牛儿都争先恐后地奔向湖里。
 换个角度的尕海湖,更显无穷魅力。
 大片的秋藻铺展在湖面
 水鸟忘了回家的路
 秋季的尕海湖色彩艳得不真实。
 这里是尕海湖的出口,
 它穿过桥洞流向洮河
 在如此静谧的地方,再发一次呆吧。
 尕海湖,尽管在你身边只是匆匆而过,但我的心已经留在了这里。 傍晚,到达四川与甘肃的交汇处——郎木寺。郎木寺被分为两部分。白龙江从纳摩大峡谷里发源,流经此处,这几米宽的小小溪流就做了川甘两省的界河。寺院也分为两半,一半是属于四川省的格尔底寺;另一半则属于甘肃省的达仓郎木寺。就连主街道也分为四川路段{水泥石板路)和甘肃路段(正在施工的泥巴路)。当晚,我们吃在甘肃,住在四川。真是的“脚踏两只船”啊! 甘肃地段的“云南牛肉米线“看着诱人,味道也不错。就是上得太慢了。
 四川境内的“丁丁宾馆”,是个家庭式旅店。但床铺很干净,热水供应也足。

从二楼的窗户望出去,视野很开阔。能看见窗户对面的甘肃寺院和红崖山。
 在夕阳照射下,寺院的金塔闪闪发光,红崖山也显得分外妖娆。

好好睡一觉, 明天才是郎木寺行程的真正开始。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管理员) |